NEWS INFORMATION

万博平台登录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学术动态

卫健委贴息贷款政策解读,国务院会议: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可引入财政贴息贷款!

2022-10-08

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

同时会议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要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需求、促进社会投资、以投资带消费。随后,9月13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

而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undefined

国家卫健委将开展“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改造更新医疗设备”的需求调查。具体贴息幅度为中央财政每年2.5个百分点,面向高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9大领域。

文件显示,国家卫健委几个司局正在商讨具体实施细节,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民营医院放开贷款贴息申请,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

健识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贴息政策属实,每家医院2000万元以上的额度这一点尚未确证。

根据文件,给医院提供贴息贷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加强县级新冠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重点提升新冠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别是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

除此之外,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也对各层级医疗机构的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毫无疑问,新一轮医疗基建已经来了。


——贴息贷款政策解读——


核心点:这个政策不是专门为疫情防控建医院做准备的;专家预计2000亿能分到医疗;

政策是正向的:疫情导致经济不好,大力扶持民族产业,尤其是医疗行业,重资产性质。疫情期间对医疗行业需求大,上下游行业多,现金流稳,贴息刺激的不仅是医院本身,医疗设备厂商运营情况也不太好,所以同时也创造一些内需;

不完全为疫情放开做准备,也不是单纯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个政策之前也出过:经过疫情,国家医疗政策导向有变化,以前的医疗大家关注点还是在做手术,高精尖这块;整体政策的变化跟医保和国家现在的情况有关,所以下一步会重点关注基层和县级医疗,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县”,县级和基层纳入贴息和贷款补贴中,县级医院有建议额度;

政策出台背景:9.7号国务院的常务会,主题是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可以引入财政贴息的贷款,部分领域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医疗),加大社会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要求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9.23有具体方案出来,为了扩大市场需求,卫健委9.23也发布了通知,对贴息贷款的设备,各个省份的卫健委都要有联络人,统计区县里所有的医疗机构(私立+公立)都要上报自己的贴息贷款的需求,北京、浙江、安徽、江苏卫健委都发到了相应文件,是落到实处的政策。

执行周期:国庆节前各级卫健委都要汇总医院需求,报完以后走招标流程(3个月到年底),今年应该是要生成所有的订单,安装到明年了,今年12.31之前中标的先付不低于20%设备款,明年逐步装机确认收入;

国家对于基层医疗的辅助,设备更新,基层改造的支持一直有,并且是涵盖各个方面,145期间高效医疗卫生服务、千县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补贴(基本是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但专项补贴的政策(仅针对设备这一块)比较少。近10年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给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贴息贷款更新设备的政策,这个政策一方面是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也是的确有需求;


——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涌现千亿级需求——


借由“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国常会支持制造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意图十分明显。

从国常会制定财政贴息计划来看,合计涉及1.7万亿贷款总额,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参与;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贷款利息不多于3.2% ,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0.7%。

而从涉及的关键领域来看,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均在计划中,整体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就表示,上述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装备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加快设备设施的迭代,充分利用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也在客观上降低了企业扩产,优化产能的投资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于制造业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卫健委此次通知的发布,更令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改造走在了前列。

从卫健委传达出的声音来看,目前正由规划司组织进行政策研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

“现在政策倾向是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贷款资金使用方向是: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尊重医疗机构的自主选择,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有接近此次政策的研究人士表示。

另据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医疗系统实施政策细节,明确此次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但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

实际上,目前国内多地卫健委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对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开展摸底调研,了解购置医疗设备需求,汇总填报需求情况表。

其中,部分省份还特别提出,在开展公立医院需求调查工作中,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原则上可按一个县级医院 1 亿元的规模考虑。

“预计国庆前各省完成贷款项目清单的制定,年底前签订贷款协议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上述人士透露称,按照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上报情况,目前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以此类推,围绕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全国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


需求怎么报

医院还是以需求为主报量,首先考虑设备使用率、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有设备是否需要更换等,不会存在没需求还报的情况

目前这笔钱采购国产和进口的牌子是没有要求的,还是先报具体产品需求。


医院正常采购资金来源

公立医院三种:自有资金、政府资金、捐赠

私立完全自有资金

公立如果需要财政资金买设备,需要先做预算,卫健委下通知报预算,除特殊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只能用财政资金,需要配置证卫健委审核;剩下的内镜、手术设备也能申请财政资金,提需求(假如报1个亿,经过专家评审,对比单价和需求评估合理性,砍到6000万,剩下4000万走医院内部预算);超声、X光等小型设备也能用医院自有资金买。


近几年财政补贴情况

财政补贴一直是逐年减少的,不仅是设备这块儿,其实不增就是减少(考虑通货膨胀),绝对值也在减少;国家整体的趋势:对公立医院补贴整体都没有增加特别好

财政下拨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用人补贴只能用于人员劳务发放,设备只能用于采购设备,医院内部的自有自己可以随意支配,但不能超标、和满足公立医院财务制度(科室里自己赚了钱,不能自己随便花,一般都上交给医院,医院发绩效)

好的医院一般都是以收定支,基本都能维持损益平衡,账上有余额的情况对于管理好医院的不多。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有结余的情况发生,之前是收支两条线,有些项目是专款专用,存在钱花不出去的情况;

公立医院有工资总额的限制,挣了钱怎么花都是有限制的,奖金也不能随便花,挣得多了会留给固定资产投入。


医院赚钱能力

整个行业来看,这两年医院都在亏损,私立倒闭很多,公立政府来补、管控成本(用人成本)


医院对于采购医疗设备的意愿

大医院都在扩容(开医院+加病房),带来采购刚需

跟美国、日本比医疗资源还是有成长空间的

国家一直不太想大医院扩张,为了要促进分级诊疗。但是卫健委下政策,需要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建医院),以及分级诊疗(补基层),所以未来格局: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带教和疑难手术,基础看病交给基层医院和家庭医生


医院对于借贷的意愿

分情况:公立积极性不高,很谨慎。借贷有利息,医院利润不高,只是现金流稳定,基本达到盈亏平衡。医院的绩效考核一般都分成好几部分,其中重要是经济运行效率,里面有一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会扣分;私立对借贷积极性非常高

医院的结余,如果没疫情,逐年会好的;带量采购、零加成、收费价格改革一块进行,不完全对医院是负面影响,药品医院是平进平出,但是药剂科和库房都是有成本的(一年几百万),医疗价格有提升(手术价格),正常一开始都是亏得,但是几个月之后会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提升价格管控成本,所以后面还是会略有盈余的。


疫情放开

是否放开存疑,二十大开了之后什么情况大家说法不同

县级公立肯定会重点发展,建到二甲甚至三级的水平

疫情对医院影响还是挺大的,疫情都3年了,现在诊疗量刚刚到达疫情之前的水平


国产替代

国产设备质量还行,CT核磁大医院不止一台,核磁能有4-5台,老的基本采购的都是GPS,新的需求会试用国产,如果用的觉得还挺好,会继续加国产,国产比例就上来了

国家政策确实是扶持国产,拨的款会明确表明只能用于国产设备采购


集采对于手术的积极性影响

积极性降低是全行业的问题,不是某个医院;跟疫情无关,没疫情因为材料价格下降对手术量也有影响,但影响都是短期的,长期都会恢复正常。


1.7万亿医疗能分到多少份额

专家预计2000亿能分到医疗板块,平均水平

某些医疗机构报需求不积极是因为自身经营状况不是很好,设备利用率也不高所以这方面需求不大,所以这个政策主要刺激的还是一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医院


——鼓励医疗设备更新——


实际上,这已不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

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今年4月确定共1233家医院参与。

这些医疗中心和县医院建设,必将面临大批的设备配置需求,和此前发布的贴息政策对应起来,都构成对国产设备的利好。 

一些医院的超前配置可能超乎想象。9月22日,有一则消息广泛流传。据称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斥资2亿元采购一批医疗设备。虽然这条消息并未在官方网站发布,真实性待考,但它还是引起了医疗器械投资者们的注意。

另外,第三批脊柱耗材集采国产品种大幅中标,也对资本市场医疗器械板块构成了一定的影响,27日、28日两天,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涨幅居前。

自 2020 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受控之后,全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和《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

2021 年 7 月 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 制局共同编制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了 4 大类、15 小类工程建设,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根据建设方案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仅中央预算投入就将超过 1300 亿元,空间广阔。

除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2021年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 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案提出到2025年, 全国至少 1000 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 在市县解决”打下基础。

国家及各地财政也给予了医疗新基建以充分支持。

从国家投入来看,2021 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 653.9 亿元,呈逐年提升趋势。2022 年,中央已提前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 588.5 亿元,按照之前两年提前下达占全 年下达比例估计,2022 年全年预计下达 707 亿元,同比+8.08%,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地方投入来看,2020 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投入医疗新基建,2022 年初以来广东、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陆续发布高额专项债支持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而此次国常会及卫健委提出的财政贴息贷款计划,也将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贡献充盈动力。

医疗新基建的浪潮,也给国产医疗设备厂商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量。如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自动化药房龙头健麾信息、净化工程绝对龙头华康医疗、超声内镜国内龙头开立医疗等等均受益于政策浪潮。

以国内医疗器械绝对龙头迈瑞医疗为例,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业务、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均获益于医疗新基建工程推进。公司也在最新交流中也明确表示:2022-2024年是大量新医院竣工的密集期,2025年开始基建数量回落。所以,2024年之前医疗新基建仍然会给迈瑞带来不俗的增量。

“医疗新基建带动器械设备需求高景气,同时卡脖子技术进口替代,助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上量。”方正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

从整体来看,国产替代进口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不过目前一些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尤其是中高端,进口比例还是远高于国产。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杰孚曾表示,三甲医院的最高档设备可以说90%都是进口欧美。

在基层医院市场,通过价格比拼,加以政策扶持,临床使用量大、用面广的常规医疗设备国产化不是问题。但国产医疗器械与进口医疗器械相比,性能和稳定性上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有政策利好,国产医疗器械拥有成长空间固然是好事,但当政策带来的热潮褪去,价格战后必然是质量的比拼。最终,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会迎来一个动态发展的火热战局。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7-201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浙)-非经营性-2022-0025

浙ICP备16003067号-1

DESIGN BY : WEETOP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区块优亿路8号

电话:400-6899-388

传真:400-6899-388

邮箱:online@ueworld.com

官方二维码

返回顶部